愛選民

聖地介紹:以色列(Israel)

1948 年 5 月 14 日,正式宣布立國。

以色列國國旗的基本圖案是猶太教祈禱者的蒙頭巾(塔利特),上飾藍 色大衛之盾。

大衛之盾(或稱大衛之星)今天與 猶太教緊密相連,是最為常見的標誌。據說是大衛王的盾牌的形狀(或可能是其盾牌上的標誌)。

以色列國國徽

是一個七杈枝狀燭臺,據說其形 狀依照一種七杈古代植物。兩側 的橄欖枝標誌以色列對和平的渴望。

以色列國歌

譯詞:Hatikva(希望 The Hope)

我們心靈深處 尚存猶太人的渴望
眺望東方的眼睛 注視著錫安山崗
我們還沒有失去 兩千年的希望
作一個自由的民族 屹立在錫安山和耶路撒冷

首都:耶路撒冷(Jerusalem)

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海拔 800 公尺耶路撒冷舊城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約 200 英畝),但她是三大一神宗教的神聖中心。耶路撒冷舊城分為四區:猶太人區、回教徒區、基督徒區,和亞美尼亞人區。舊城城外南北地區稱為「東耶路撒冷」,與雅法門的「西耶路撒冷」(新城),合組成為今日的耶路撒冷。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座落於古猶太山丘上,介於地中海與約旦河之間,為人類文明史上三大一神宗教的聖地,因此三千年來不曾有一座城市的光芒可以蓋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代表的信念勝過其地理意義。三千年前,大衛王定都於此,從此便成為猶太教發展的中心。對猶太教來說,耶路撒冷是世上最神聖的土地,並且是上帝所創造宇宙的精神中心。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朝向聖城禱告,他們視此地為猶太教的精神首都,並且為以色列國家再生、復興的首都。基督徒尊崇千年後耶穌在此佈道、殉難的遺跡。對回教徒來說,自西元七世紀始,他們就以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升天而備加推崇。對中世紀的地圖製作者而言,耶城是當時世界的中心。

走訪中古,耶路撒冷歷經繁榮旺盛,擾嚷紛亂,戰火洗禮。雖然無數次為外國勢力攻佔統治,但它僅於猶太人獨立的三個時期,成為首都。直到西元十九世紀後半期以前,耶路撒冷一直是以石牆完全圍繞的城市。當猶太人口逐漸增加,城牆以西的部份,便逐漸開發成新都城。

今日的耶路撒冷,其居民由多重種族組成,總數超過一百五十萬人。城市多樣的風貌帶給人們既現代又古老、既虔誠又神聖、既學術又商業、既具地方特色又富國際性的特殊感受。它累積的人類文明和景觀緬懷其過往的絢爛歷史並為新世代建立瑰麗遠景。

耶路撒冷的寓言書傳授宇宙價值並「大衛登基作以色列和猶太王的時候,年三十歲」(《撒母耳記下》5:4)。大約三千年前大衛王立此為以色列首都。他將猶太教的約櫃遷移至此,耶路撒冷從此成為王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大衛死後,由其子所羅門繼承王位,並在此興建莊嚴聖殿,用唯一的真神力量來鞏固這個城市,「耶路撒冷和聖殿必立我的名直到永遠」(《歷代志下》33:7)。在他的勵精圖治下,耶城的版圖快速擴張,與當時的經濟、政治與宗教的蓬勃發展相互輝映。為人類行為設立標準,「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提倡人類間的和平「這個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以賽亞書》2:4)――在在顯露今日倫理與道德觀。

西元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遭巴比倫圍攻,國王西底加棄城投降,結束了四百年的大衛王朝統治。「巴比倫王⋯⋯放逐全城⋯⋯,燒燬神廟、國王的宮殿,所有的房子⋯⋯推倒城牆」。(《列王紀下》24:25)五十年後,當波斯人征服巴比倫時,猶太人獲准重返故土並重建耶城及聖殿。「匠人立聖殿根基的時候,祭司皆穿禮服、吹號,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敲鈸,讚美上帝」(《以斯拉書》3:10)。

當古文明的世界為亞歷山大帝征服,耶路撒冷在外國勢力下,依舊是猶太神權政治的中心。由於受到希臘文明的強力影響,最終主權轉移至希臘人手中。希臘統治者多方褻瀆聖殿,並企圖壓抑猶太儀式,最後終於導致哈斯蒙尼家族帶領猶太人群起反抗,當他們進入耶路撒冷後發現,「聖殿被搗毀,祭壇被玷污,門椽已然焚燬⋯⋯重新修建聖殿,安置內部擺設,並將神廟週圍淨化」(《愛克比斯書上》第四章)。

隨著猶太王國在以色列土地獨立重建,耶路撒冷邁入成長發展階段,直至西元前六三年羅馬帝國將其納為版圖的一省為止。十多年後,羅馬統治時期的猶太王國希律王史無先例地大興建設計畫,包括重新裝飾聖殿使其成為世上最富麗堂皇的建物。就在這個城市,來自拿撒勒的耶穌在羅馬人的統治下,帶領門徒,最後被釘於十字架上。

自西元六六年起,羅馬帝國的統治日益暴虐,猶太人起而反抗暴政。對抗持續至西元七○年猶太人不幸落敗為止。羅馬軍隊再度摧毀聖殿,攻佔耶路撒冷,猶太居民淪為奴隸,並遭放逐。耶路撒冷遭摧毀破壞後,羅馬人從廢墟中重建耶路撒冷,並易名為依麗亞城(Aelia Capitolina),猶太人被禁止進入這座城市。到了第四世紀,時值拜佔庭帝國時期,耶路撒冷又再度成為基督教城市,吸引了大批的朝聖者前來緬懷耶穌聖蹟的發生地點。

公元六三四年,穆斯林軍隊由穆罕默得率領,佔領耶路撒冷,並於第一座與第二座聖殿上建造奧馬清真寺,此時猶太人被准許在城內居住。之後四○○年間,耶路撒冷歷經大馬士革、開羅及巴格達的回教王朝統治。為將耶路撒冷自回教勢力解救出來,西元一○九六年,十字軍與群眾軍隊由歐洲出發,至西元一○九九年耶路撒冷陷入衰落,為數眾多的猶太人與穆斯林居民遭到屠殺。此後近一○○年,耶城一直是聖地 拉丁王國的首都。

西元一一八七年,薩拉丁統治耶路撒冷,大批的猶太人與回教徒回到這片土地。此後七百年間,耶路撒冷成為回教世界。這個時期人口逐漸減少,城市蕭條沉寂,僅十六世紀初鄂圖曼土耳其的初期統治曾使耶路撒冷恢復昔日生機。

直到十九世紀隨著鄂圖曼土耳其的勢力衰退,歐洲人重新興起對聖地的渴望,促使中世紀時期的衰退景象逐漸褪去,耶路撒冷重新發展起來。至一八四○年城內居民驟增,猶太人超過半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1917)英國將領艾倫比(Allenby)自耶城市長手中接過受降書,從此鄂圖曼帝國瓦解。此後三十年,耶路撒冷成為「巴勒斯坦」英國託管地的行政中心。這座城市由被忽視、停滯至逐漸發展。

1948 年,以色列復國,耶路撒冷再度成為猶太主權國家的首都。此後,城市便朝著國際都市的型態發展 ――民主國家的首都、學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國際會議與文化活動舉行地點、公園、休憩處、體育館、購 物街、猶太會堂、教堂與清真寺等。獨特的是,千百年來耶路撒冷一如往昔,依然是個令人屏息的美麗城 市,具有震撼無神論者的力量,蘊藏對信仰的感召與寧靜。

哭牆(Wailing Wall)

哭牆位於猶太人區。猶太人每日蜂擁到今日聖殿山西面的護土 牆禱告,使之成為今日猶太教最神聖的露天會堂。牆身下方所見的巨大石頭是 2000 年前大希律王所加建,用以包圍所羅門聖殿 的台基,使第二聖殿的平台更形寬闊。

主後七十年,羅馬提多將軍燒毀聖殿,沒有一塊石頭可以仍疊在另一塊石頭上而不被拆毀。但提多遺留

部分台基不拆毀,乃顯示給後世知道羅馬的兵力強大。猶太人不想勿踏聖所,所以開始在殘留的台基禱告。 主後 135 年,羅馬哈德良平定在第二次抗羅革命,猶太人被迫遠走他方,分散在萬國之中。拜占庭時代, 猶太人被容許每一次於聖殿被毀週年日(埃波月 AV9 日)到西牆來,為國家復興哭泣禱告,「哭墻」之名不脛而走。七世紀時,回教徒佔據聖地,猶太人容許在聖殿入口附近禱告,位置在威爾遜拱以北,西牆隧道之內。十三世紀開始,猶太人遷到現今所見之處禱告,一直維持到本世紀。1948-1967 年間,哭牆落入約旦手中,不容許猶太人到西牆禱告。西牆無人哭泣達 19 年之久。1967 年六日戰爭中,猶太人自約旦手中收復哭牆。猶太人喜極而泣。現在哭牆常舉行猶太人年滿 13 歲的成年禮,充滿歡愉的氣氛,所以改稱作 「歡樂之牆」。

哭牆是以色列國魂的象徵,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參觀,也吸引無數基督徒前來禱告。禱告的地方分隔成男女兩部份,男左女右。男士進入哭牆必須戴帽,沒有帽的旅客可以在入口處自行取紙製圓形小帽戴上,在離開前交還。在女性區域,常見涕淚交流地禱告。女性在哭牆不用蒙頭,但在禱告後,她們一步一步退 出禱告區域,退出時仍面向哭牆,以示恭敬。今日可見的哭牆,高度約 20 米。低層石頭來自大希律時 代,中層屬回教時代,高層屬十九世紀的土耳其時代。六日戰爭以前,哭牆 4 米公尺前有一些房屋存在, 以色列收復後拆除障礙,修建成可容納數萬人的大廣場。現今可見哭牆寬度為 50 米,但隱藏的牆更寬, 實際上向北延伸至苦路,只有從電話亭及洗手間中間那個西牆隧道入口進入隧道才能觀察到。西牆隧道要預約才可進入。哭牆隱藏的深度是 15 米,在威爾遜拱裡面有豎坑,可讓遊客印證護土牆的深度,男士進入威爾遜拱不用預約。

聖殿山(Temple Mount)

聖殿山曾經是猶太人最神聖的敬拜地方,歷時達 1000 年之久。它是所羅門王所建立的第一聖殿和所羅巴伯所建的第二聖殿的遺址。第一聖殿毀於主前 586 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攻擊;第二聖殿於主前 515 年建立,於主前 20 年由大希律王修建並擴大,修建工程浩大,前後達 84
 年,至主後 64 年全部完工。主後 66 年猶太人發生抗羅革命,引致羅馬提多將軍於主後 70 年燒毀第二聖殿。無獨有偶,兩個聖殿被毀的時間皆在猶太曆埃波月 AV9 日。主後 135 年,哈德良平定第二次猶太革命後,建立了一座神殿供奉朱彼特。拜占庭時代,聖殿山成為廢墟達數百年之久。

因猶太人不想誤踏至聖所,基督徒認為那是被咒詛的地方,所以無人再在上面動工程,直到回教徒於 638 年由哈里發奧瑪攻取耶路撒冷。奧瑪稱聖殿山為聖地,用木塊建起一間回教寺,稱「奧瑪寺」。691 年,另 一位哈里發阿都馬立克改建奧瑪寺,吸引慣常去麥加朝聖的人留在耶路撒冷過節,此後耶路撒冷成為回教的第三聖地,僅次於麥家的卡巴寺和麥地那的穆罕默德墓。1100 年,十字軍曾經將奧瑪寺改為教堂,稱為 「主殿教堂」;1187 年撒拉丁擊敗十字軍,主殿堂恢復為奧瑪寺。

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

加利利海位於耶路撒冷之北約 330 公里,是[約旦河中游的一 個淡水湖,位於海拔以下 210 米,形狀像一個豎琴,南北長 20 公里,東西寬 10 公里,平均水深 50 米,海岸線共長 50 公里。 此湖最初稱海或基尼烈湖。

「基尼烈」希伯來文的意思是豎琴,湖取其名可能因湖形狀酷似豎琴,或與古時湖岸有製造豎琴的工廠有關。此湖亦稱為「提比哩亞海」。湖內有多種魚類,如鯽魚、鳟 魚、鯰魚、沙甸魚和鯉魚等。加利利湖岸是交通幹線交匯的中心,也是各式貨物的集散地,經濟繁榮,加上風景美麗,沿岸有溫泉,故在此定居的人口和流動的人口皆眾多,形成九個大小鄉鎮。耶穌在此湖岸呼召門徒、傳講福音、施行神蹟、醫病趕鬼、在海面上行走⋯⋯。遊客能在加利利湖上搭船遊湖,在湖岸度假避靜,默想耶穌當年 的事蹟。

約旦河

約旦河全長有 360 公里,流域面積 1.8 萬平方公里,屬於 世界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作 為《聖經》描述的土地上最引 人注目的一個標誌,約旦河已深深地滲透入歷史和文化之 中。

公元 27 年左右,約翰由曠野走出,開始沿著約旦河傳道,宣講悔改的福音。他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在約翰的召喚下,許多人開始來到約旦河接受他的洗禮,甚至有些人還相信這個洗禮的人就是他們盼望到來的救世主。約翰說:「我只是用水給你們施洗,然而有一個能力要比我大得多的人將要到來,他將用上帝的聖靈給你們洗禮。你們要作好準備,救世主就要到來。」這時,耶穌業已長大成人,當他聞 聽施洗約翰的消息後,從家鄉拿撒勒來到約旦河邊找到約翰,要求接受洗禮。約翰趕忙攔住耶穌,連連搖頭:「你為什麼來找我受洗,倒是我需要你來施洗才是。」耶穌說:「你就權且答應我吧,因為我們理應這樣盡各自的道義。」就這樣,約翰給耶穌進行洗禮。耶穌從水中出來時,天倏地為他閃開了一道裂縫,聖靈像鴿子一樣降臨到他身上。接著,一個悅耳的聲音自天上飄入耶穌的耳畔:「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 悅的。」

約旦河連接著加利利湖和死海,隨著逐漸出土的遺址,考古學者相信:離約旦河東岸二公里,介於 King Hussein 橋和 King Abdullah 橋之間的 Wadi Khararrah,一處安靜、冒有清新泉水的地方,就是當年耶穌 的受洗地;此處為當初施洗者約翰居住的地方,是地球上第一批基督徒的聚居地,就是聖經上記載的〔伯 大尼——Bethany〕:這是在約但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作伯大巴喇 Bethabara〕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約翰福音》1:28)

約旦的考古隊在 Wadi Kharrar 的起頭處,挖掘出七處早期基督徒的房舍、拜占廷修道院、三間教堂以及數列可能用來施洗的淺水池等遺址,更多遺址可能會陸續出土。他們堅信這裏就是羅馬及拜占庭時期基督徒朝覲耶穌受洗的聖地所在。如今羅馬教廷也承認此一古蹟的真實性。

早期的基督徒,根據聖經上記載先知如摩西、約書雅、伊利亞、約翰的活動範圍,規畫朝聖路線。這條路線起自耶穌受難的耶路撒冷,越過約旦河經耶穌受洗地,至摩西山止。現存的六世紀時期查士丁尼大帝的文獻也顯示,來自耶路撒冷的基督徒越過約旦河,來到耶穌受洗地領洗。

二千多年來,約旦河兩岸由於各種自然及人為因素,令泥土不斷湧入河道,造成今日又窄又黃的局面。在離河道不遠的地方,考古專家便發現大片的遺跡,當中除了有約翰教堂、聖三一改堂外,更有大理石製造、可步入河中的石階級,以及精緻馬賽克地板等。據專家估計,這些教堂遺跡,相信就是當年耶穌接受約翰洗禮的地方,因為後來河水氾濫及泥土掩蓋,才令它們與約旦河分開了,並長埋在黃土之下。

亞雅崙谷(Aijalon)〔母鹿之地、雄鹿之地〕

《約書亞記》10:12:「當耶和華將亞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 約書亞就禱告耶和華, 在以色列人眼前說:日頭阿,你要停在基遍;月亮阿,你要止在亞雅崙谷。」

巴勒斯坦撒非拉丘陵上的一座城,坐落在美麗的亞雅侖低地平原或山谷南端的一個小山上。原址現今有個村莊叫亞洛村,位於耶路撒冷往特拉維夫——雅法的大道正北面,在耶路撒冷西北偏西約 21 公里(13 英里)。亞雅崙谷是橫穿薩非拉丘陵的幾個山谷中最靠北的一個,是從沿海平原前往中部山區的重要通道。亞摩利人的五個王攻打基遍,約書亞率兵迎戰,戰勝了亞摩利人。

為了乘勝追擊,約書亞呼求太陽和月亮分別「停」在基遍和亞雅崙平原上空。當時約書亞顯然在這個平 原附近。(《約書亞記》10:12-14)約書亞攻佔迦南之後,把亞雅崙分給但支派。(《約書亞記》19:40-42)後來又撥給哥轄的子孫,作為利未人的城。(《約書亞記》21:24)

起初但人無法將亞摩利人趕出亞雅崙,北部的以法蓮人就予以援手。「約瑟家」的勢力強大以後,就強 迫他們亞摩利人做苦工。「(《士師記》1:34,35)、《歷代志上》6:69 說亞雅崙是以法蓮人的城,撥出來分給哥轄 人,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後來,也許在以色列國分裂之後,聖經說便雅憫人的一些宗族首領住在亞雅崙。(《歷代志上》8:13)

掃羅第一次戰勝非利士人,就是在亞雅崙。當天,以色列軍兵「擊殺逃走的非利士人,從密抹直到亞雅崙」。(《撒母耳記上》14:31)過了許多年,當所羅門王死後(約西元前 998 年),以色列國一分為二。所羅門的兒 子、王位繼承人羅波安鞏固亞雅崙,使之成為防禦北方和西方入侵的要塞。(《歷代志下》11:5-12)將近 250 年後, 在不忠的亞哈斯王統治期間(西元前 761-746 年),亞雅崙被非利士人奪取了。(《歷代志下》28:18)

以拉谷(EllaValley)〔橡樹低地〕

少年大衛戰勝歌利亞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但我們知道他們爭戰的地點是在哪裡嗎?從《撒母耳記上》17:2-4,19 的經文中,我們可以得知爭戰的地點是在以拉谷。因為大衛殺死了歌利亞,以拉谷也就成了以 色列人轉敗為勝的重要之處,也是改變以色列整個國家命運的轉捩點。大衛在以拉谷的得勝,不僅使他的 名得以廣傳、為婦孺皆知,讓軟弱的以色列人再次認識到神的全能,也為他以後成為以色列王奠定了百姓 信服的基礎,而這一切的成就聖經讓我們看到,都是出於神的恩典與大能。

●以拉谷的地理位置

以拉谷(Valley of Elah)是一條長約 30 餘公里的河谷, 西端起自迦特(Gath),東端止于伯利恆之北。除了在雨季 大雨時有水流外,大部分的時間是無水的河地,是非利士平 原通往猶大山地及耶路撒冷的三條主幹道之一,河谷兩邊有 陡峭的高岩,有利於防禦敵人的進攻,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 地位。不但非利士人想從這裡進入猶大,甚至以後的亞述王 西拿基立(Sennacherib)和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也都通過這裡,進入耶路撒冷,攻擊以色列人。

非利士人時常侵略以色列境地,這次又招聚軍隊在以弗大憫安營(《撒母耳記上》 17:1),隔著以拉谷與以色列人對峙。非利士人在以拉谷以南的山上,以色列人在北面山上。不論哪一方先衝下山谷,再爬上對面陡峭的高岩,都會在交戰前消耗體力,處於劣勢,並可能造成重大的傷亡。所以,在此谷爭戰,將直接挑戰雙方的軍隊的體能素質,而非利士人之所以敢來侵犯以色列人的地盤,說明他們有相當充足的兵力與軍事上的準 備,以色列人是如何應對的呢?

●以拉谷之戰的得勝

大衛與歌利亞之間的爭戰,從表面看,似乎是一次偶然,是大衛受父親耶西的命令帶著家信與餅,來軍營中看望兄長後臨時做的決定,實際上這是神親自引領、差遣他來拯救以色列百姓。因為在此之前,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已經在以拉谷對峙了四十天,他們以各自派出民族大將單打獨鬥以決勝負的風俗方式,派出了體格魁偉、身高三米多(六肘零一虎口)巨人歌利亞為先鋒,天天向以色列軍隊叫陣謾罵,侮辱神和以色列百姓。根據聖經描述,歌利亞的身高、勇力和武藝無人可敵,單單他配戴的銅盔、鎧甲、盾牌、鐵 槍就重達 100 多斤。掃羅和他的軍隊無一人敢出來應戰,天天在驚惶懼怕中度過。以色列軍隊面臨著極其危險的處境,從心理戰術來講,他們已經失敗了。而爭戰的勝利與否將直接關係到以色列整個國家的命運走向。對於以色列軍隊的人心渙散、毫無鬥志的這種光景,神全都知曉,所以他要藉著大衛為以色列人爭戰,重新喚醒他們對神的信靠與仰望。

以色列軍隊四十天來的沉默(《撒母耳記上》17:16),讓歌利亞更狂傲自大、得意忘形,所以當他看到前來迎戰的大衛時,極為輕蔑,又開始了往常的辱罵與恐嚇,指著自己神的名咒詛大衛。大衛未因仇敵嘲諷小看自己而憤怒,也未因咒罵、威脅而害怕,反而憑著信心向仇敵宣告:「⋯⋯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裡。」從大衛與歌利亞的舌戰中可見,他爭戰的原因是不忍神的名以及神的軍隊以色列人被仇敵辱罵、輕視,爭戰目的為要讓神的名得榮耀,被普天下的人尊崇,使神的百姓脫離仇敵的攻擊。在人看來,這是一場人(大衛)與人(歌利亞)的爭戰,在大衛看來,卻是一場真神與假神的爭戰。大衛對神的堅定信靠與仰望,使他再次經歷神的作為,一個小石子就使仇敵仆倒、被殺,取得戰爭的勝利。歌利亞的死亡完全挫敗了非利士人的志氣,使他們失去了依靠,落荒而逃。以色列人不但乘勝追擊打敗了他們,並毀壞了他們的軍營,迫使他們撤回到自己的境內。所以,大衛這次不只是勝了一個巨人,而是勝了所有的非利士人,不僅顯示了神的榮耀與能力,拯救了陷在危難中的以色列百姓,也使百姓有了重新拾回對神的信心。這是少年大衛靠著神的幫助帶給以色列國的祝福。然而歌利亞之死只是勝利的開始,當大衛被逼,離開掃羅的軍隊之後,非利士人再次重返以色列國土(《撒母耳記上》29:1)。可見,大衛在這場戰役中所達成的,比掃羅一生所達成的更多,影響力也遠勝於掃羅,誠如以色列婦女的讚美: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

基亞法的戰略位置

在大衛和迦特人歌利亞大戰的以拉谷(《撒母耳記上》17:2),發現掃羅或大衛時期的古設防城基亞法,這必定不是 偶然之事。在掃羅執政時期,約主前 1100-1000 年間,初成立的以色列國位於中央山地,而沿海平原一帶, 是非利士人的屬地,非利士人剛剛從希臘愛琴海一帶遷徙來到迦南地(約主前 1200 年),無論文化、陶藝和軍事上,都超越以色列國。

中央山地和沿海平原之間便是戰略性的緩衝區。這一帶又稱「示非拉」Shephelah,「低山地」。一方面,如果山地的政權掌握低山地的話,便可佔上峰,進一步攻佔平原;另一方面,平原的政權掌握地勢低的山地,亦可得寸進尺,上去攻擊山地。以拉穀就是地勢低山地的其中一個山谷關口。正因這原因,在主前 1100-1000 年間,以拉谷是山地和平原政權的兵家必爭之地。基亞法城寨正是把守著以拉穀的要塞。

示羅會幕(Tel Shilo)〔安竭之地〕

示羅是以法蓮的一個城市,是約櫃及會幕暫時的所在地,也是撒母耳成長的地方。

示羅素來是宗教中心,到以利的時代仍舊如此(撒母耳記上》第一〜四章)。聖經記載,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初期,首先在示羅設立會幕。(《約書亞記》18:1)在《約書亞記》中它代表神應許的實現,祂要與以色列同住(《利未記》26:11-12 、《申命記》第十二章)。

考古學家找到中銅時期(主前 2000〜1550 年)的器具,和晚銅時期(主前 550〜1200 年)遊牧民族的中心。根據它在鐵器時期(主前 1200〜586 年)的人口和大小來看,它很可以作為以色列眾支派的中心。會幕和示羅平行出現。會幕是以色列人與神相會之處,在那裡,神的旨意將彰顯出來。

示羅也是士師時期以色列人敬拜的主要中心。(《士師記》18:31)當地人大概是在收藏節(住棚節)在葡萄園跳舞(《出埃及記》23:16),因此士師記中記載當時便雅憫人利用這個日子搶奪示羅的女子為妻(《士師記》21:19)。依照神 的律法,以色列人必須一年當中三次向神守節。在朝聖的節期,以色列人會上到示羅,全家到會幕敬拜神 守節。撒母耳的父母曾參與此行列(《撒母耳記上》1:3);在以利及其兒子擔任祭司時期,聖所頗具規模,取代了約 書亞時代的會幕(《撒母耳記上》1:9)。

聖經中没有直接提及這個示羅的會幕被毀,但被考古學的證據證實了。聖經多處以示羅為來作為神審判 百姓惡行的例子(《詩篇》78:60、《耶利米書》7:12、14,26:6、9),也與聖所被毀吻合。《列王紀上》11:29、14:2 提及了示羅 人亞希雅,耶利米書 41:5 也談到其他示羅人,由此可知,在 1050BC 以後,示羅仍有居民。但祭司們已遷往挪伯敬拜神(《撒母耳記上》22:11),示羅不再是一個敬拜中心。以色列人在示羅建立會幕有 369 年之久。

對基督徒而言,在示羅設立聖所和中心,見證神實現了祂的應許。神已經賜福給祂的子民,並親自與他們同在,他們也必須以順服來回應,去佔領該地,並按照聖約而生活。聖所的重要性,可由兩件事看出:它的地點在諸支派當中(在中央山地),而在約書亞記十三〜二十一章分地的記載中,它也出現在正中間。

基督徒所蒙的召,亦是要以敬拜神為生活的中心。當年會眾聚在示羅聖所,而今日定時的敬拜聚會亦是促使信徒合一、彼此勉勵、過信心生活的要素(《希伯來書》第十章第 25 節)。

集體農場(Kibbutz)

奇布茲(希伯來語:קבּוּץ、ק י ב ו ץ ,即為「聚集」之意,英語:Kibbutz、複數 kibbutzim)在希伯來文中表示「共同屯墾」,是一種類似共產主義的集體農場,又被稱為以色列的「人民公社」,每個成年的成員都必須工作,來換取生活所需,基本上財產共有,不論工作,薪資平等是希伯來文「共同屯墾」意思,是以色列人引以為傲的國營集體農場。基本理念是每個人貢獻自己所能,取個人所需,集體生活, 財產公有,共同消費,共同教育子女,同時組成管理委員會掌理財務與日常事務。

最早的奇布茲成立於一九○九年,由東歐的猶太人回到以色列所建立,希望透過共同勞動的方式,快速在祖先的土地上,建立新的家園。當以色列一九四八年建國時,已經有一百多個奇布茲,是以色列建國的重要基礎,目前的數目約在二百七十左右。

每個奇布茲的大小不一,但人數約在幾百至一千左右,全以色列共有十二萬人生活在奇布茲,僅佔全國 人口二・五%。早年奇布茲以農業為主,佔以國農業生產的三成以上,後來漸漸轉型至工業(佔八%以上)與觀光服務業。

當歐洲的猶太人回到祖先的土地——巴勒斯坦時,面對的是一片荒廢的土地,水源缺乏、資金窘困,唯有透過集體農莊的方式,共同開墾,貢獻體力,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在那片荒蕪的土地上生存。

在奇布茲,每個居民都需要工作,沒有「失業」,而且職業不分貴賤,每個人所獲得的報酬都相同,但是每年的「零用金」,足夠去歐洲旅遊。居民使用公共設施,享用其他居民提供的服務,水電、房屋裝修、學費、醫療,食衣住行育樂原則上都不需額外付錢。

在比較富裕的奇布茲中,從基本的餐廳、禮堂、圖書館,到游泳池、網球場、醫院等應有盡有,三餐任意享用,生活品質非常好。奇布茲以直接民主的方式來進行集體決策,所有居民都可以參加大會,決定預算,表達立場,解決紛爭。遇到利益衝突的時候,則全體表決,或是透過抽籤來解決。不適應的居民,也可以自由退出奇布茲。

由於奇布茲日漸富裕,許多基本的勞力工作漸漸找不到人來做,所以奇布茲也會招募「志工」協助,甚至從東、西方各國請來雇工。由於奇布茲的志工來自世界各國,台灣也有些年輕人藉此加入奇布茲「志工」行列,接觸不同國家的文化與觀念、交朋友,開拓國際視野。

Related posts

去以色列的七個理由(文/蔡耀昌弟兄)

台灣新恩堂